《达摩洗髓易筋经》翻身图说十三势·详细练法(金刚坚固地之境)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图片

2025大吉

NEW YEAR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
图片

关注武宗

天下武功

图片

图片

筋髓功 易筋经刚体·洗髓经重生

图片

图片
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 

据载,完整习得需百日凝气、百日充周、百日畅达,方达"金刚坚固地"之境。具体十三势名称含空中跌坐势、翻身蹲踞势、左右抵脚鼎立势、合掌平胸势等。以"翻身蹲踞势"为例:习者由四肢投地姿势始,引气深纳,双臂骤发劲力推地,同时腰脊如轮翻转,双腿屈收呈蹲踞状,头面仰天而呼吸不绝。过程中需以丹田为轴,使气劲贯注肩背至足尖,稍失协调即倾覆。此功法非仅强筋壮骨,更蕴藏三重精微:  其一,易筋换劲之枢机。翻身势以反常体位激发深层肌腱,尤重腰胯扭转时"筋如弓弦,骨如箭镞"的瞬间张力。昔年武家谓其能革除僵力,使拙劲化为灵动,实战中身法转折如陀螺急旋,避击反击浑然一体。如"抵脚鼎立势"单肢撑地时,足跟如鼎足沉坠,气聚涌泉而力透指尖,久练者虽受撞击亦能不倒。  其二,洗髓炼神之秘径。仰面翻身时气血逆冲颠顶,有"浊降清升"之效。证据载东方朔曾言"三千年一洗髓",虽似戏言,实指此法能涤荡脏腑阴滓。武学修至高境者,于此势中闭目内观,可感髓海如明月映空,神思澄澈而六觉敏锐,对应古谱"洗髓功深自放光明"之说。现代研究亦佐证,易筋经修习者认知功能显著提升,翻身类复杂动作尤能激活脑体协调。  其三,禅武合一之印证。达摩留经本意为"作佛根基",非角技之末。习翻身势时,武者须于颠倒方位中持心不动,仿若面壁观空。昔有僧随般剌密谛苦修三百日,顿悟"皮肉骨髓皆非喻",正是借形体极变参破我执。故少林古德云:"翻身十三转,转转入真空",其跌扑翻转之形,暗合禅机"大死大活"之喻。  现代体测表明,翻身势对腰腹核心肌群要求极高。持续百日练习后,受试者腹横肌厚度增三成,腰椎稳定性媲美专业竞技者。临床应用更见奇效:膝骨痹者经推拿辅以翻身势锻炼,三月后步履轻捷,疗效远胜单一疗法,因其扭转势能疏通足三阴经,使气血濡养关节。然须警示:年老初习者需从"投地还原势"渐进,骤然翻转易伤及天柱。  翻身十三势作为洗髓易筋的精华成果,其动作形态虽具挑战性,但只要遵循“三不思”(不思惊、不思痛、不思难)的核心要领,持之以恒地练习,最终便能达到《易筋经总论》中所述“一使之易,昼夜可逆,老幼互化”的超凡境界。正如李卫公在序中所告诫的,这是通往心性领悟的途径,若仅将其用于追求勇力、博取名声,就违背了达摩留下此经的本意。《达摩洗髓易筋经》中的“翻身图”是该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详细阐述了修炼者在特定姿势下,如何将呼吸与动作相配合,以实现调息、疏通经络、炼精化气等养生目标。从内容本质来看,“翻身图”着重强调身体运动与呼吸的协调统一,通过这些动作调和气血、畅通经脉,进而实现强身健体的效果。【练法图说】1. 空中跌坐势:在先前姿势的基础上,将双脚向前插入两手之间,随后把双手移至大腿后方,用双脚十指向斜下方支撑地面,双腿分开,使两脚跟相互靠拢,保持头部端正、身体直立,目光平视前方,集中注意力,平稳呼吸三次后,顺势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1)。

图片

2. 翻身蹲踞势:基于上一个姿势,将双手和双脚分开,手指与脚趾均支撑地面,用力翻身撑起身体,使膝盖与面部平齐,呈现出向前俯身蹲踞的姿态,平稳呼吸三次,引导气息逆向运行,接着顺势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2)。

图片

3. 左抵脚鼎立势:承接前一个姿势,将右脚移至中间位置,手指支撑地面,双手与右脚形成类似鼎足的形状,同时将左脚尽力向前伸直,眼睛注视左脚脚背,平稳呼吸三次后,更换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3)。

图片

4. 右抵脚鼎立势:此动作将左脚和右脚的位置互换,如同左抵脚鼎立势中右脚与左脚的操作,呼吸次数和方法均与前一个动作相同(图4)。

图片

5. 翻身还原势:该姿势的动作方法与翻身蹲踞势一致(图5)。

图片

6. 合掌平胸势:接着上一个姿势,将双脚收回,双脚离地,腿部弯曲,身体保持直立,双手在胸前合十,目光平视前方,平稳呼吸三次后,顺势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6)。

图片

7. 马上打恭向上势:基于上一个姿势,保持脚尖着地,将合十的双手向上伸直撑起,就像在马上行打恭礼的样子,气息随着动作向上运行,快速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7)。

图片

8. 马上打恭向下势:延续前一个姿势,依旧保持脚尖着地,目光平视前方,将合十的双手伸直向下撑,气息也随之向下,接着顺势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8)。

图片

9. 三起三跌势:在之前的姿势基础上,踮脚起身站立,双手合十,姿势如同正身图中献杵起功的样子,呼吸一次,然后挺直脊柱、弯曲膝盖,双手合十随着身体下蹲至两膝之间,再起身恢复双手合十的姿势,如此重复三次起蹲动作,每次起蹲呼吸一次,每次将双手合十收回算完成一部分动作,完成第三次收回后,再进行一次下蹲起身,顺势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9)。

图片

10. 起立三推势:承接前一个姿势,保持脚尖着地,身体端正直立,双手在胸前合十,呼吸一次,然后缓缓将合十的双手向前推出,每推一次呼吸一次,共推三次完成动作,此时姿势如同正身图中献杵起功的样子,再呼吸一次,使脚跟落地,接着进行下一个动作(图10)。

图片

11. 仰面朝天势:该姿势与前图中仰面朝天的动作方法相同(图11)。

图片

12. 献杵还原势:此姿势与前图中献杵还原的动作方法相同(图12)。

图片

13. 拱立归位势:该姿势与前图中拱立归位的动作方法相同(图13)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